10月11日,六安市裕安區石板沖鄉“中禾優1號”大面積種植基地1400畝高產優質水稻正式開始收割。六安市科技局局長鮑來花赴現場,實地考察由合肥研究院育成的“中禾優1號”秋收和產業化工作。安徽工研院副院長王玉華、科技戰略咨詢部負責人陪同。
“中禾優1號”是中科院分子育種先導專項成果之一,由中科院遺傳所傅向東團隊、浙江嘉興農科院以及合肥研究院吳躍進團隊三方合作,通過分子設計選育的秈粳雜交水稻新品種。該品種參加了2016年皖墾國家水稻聯合體黃淮稻區品種審定試驗,表現出適應性廣、耐高溫、氮肥利用率高等良好特性,產量居所有參試品種第一位,平均畝產742.3公斤,比對照增產17.9%,米質達國標2級,屬于優質米,于2019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。
2020年,“中禾優1號”在六安市裕安區石板沖鄉大面積種植1400畝。在今年長時間、流域性的洪澇災害面前,“中禾優1號”石板沖鄉種植基地也未能幸免,先后兩次被洪水淹沒。但是在轉化企業、合肥研究院、安徽工研院及安徽省農技推廣站等專家的共同努力下,1400畝的“中禾優1號”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,憑借優質的品種、科學快速的災后恢復、良好的田間管理、科學的緩控施肥,實現了大災之年的豐收。預計平均畝產能達到1500斤,累計總產量能達到200萬斤。
鮑來花實地查看了“中禾優1號”的田間長勢,與轉化企業、安徽工研院負責人就品種的區域適應性、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、院士工作站建設、稻米的市場銷路和深加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,并宣布1400畝“中禾優1號”正式開始收割。隨后,三臺大型收割機開展收割作業,確保顆粒歸倉。
鏈接: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《遍地英雄》欄目對“中禾優1號”的采訪報道
https://tv.cctv.com/2020/09/17/VIDE1EasGgutBL54RX4rB38Y200917.shtml

實地調研

啟動收割

調研合影